三个小时的高铁,从杭州东到温州南。杭州市胜蓝中学德育线的教师代表们在李建飞校长和鲍争志书记带领下,不辞辛劳,赴这样一场远方的约定,只是源自内心对教育梦想的执著。
翌日清晨,为了能完整欣赏到温州市第十九中学的跑操,老师们早早地便坐上了大巴车。哪知温州的路况一点都不如天气那样怡人,有老师曾望着满眼的车灯调侃,打算跑5公里去温州十九中探学跑操文化。就是怀着这样一份对同行的欣赏,对教育的期待,我们精心观摩了整齐划一、青春活力的跑操。
有不少教师代表表示震撼,为文化跑操里十九中学生所展现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为十九中从小微课程角度来打造跑操文化的独创性。诚如在之后的十九中周琦校长经验介绍中提到,学校活动追求序列化、追求精品化、追求课程化。6分钟学生自行下楼,跑步5分钟左右,6分钟队列走到做操位置,文化诵读2分钟,一套广播体操《放飞理想》,然后在音乐中整齐队列回教室。
当老师们为十九中的跑操文化、远足文化、校园文化而赞叹连连时,温州十九中学周琦校长表示,十九中面貌焕然一新就是近三年的事情。而这源自“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源自“人人健康、人人快乐、人人喜欢”的育人目标,源自学校高举“求变”“求新”的旗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一再强调,这和我们胜蓝中学李建飞校长所提倡的“自然·自主·自信”的教育愿景和“教育即农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他对胜蓝的美好期待正是我们胜蓝人正在行进的努力之路,这何尝不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何尝不是一种梦想的鼓舞呢?
沿着一步一景的书香校园,穿过小组式的课堂,还未来得及将校园特色一一摄入镜头中,老师们就匆匆上车赶往下一个学习点——温州外国语学校。这所温州顶级初中以“中国心 世界眼”为办学目标,追求“教育如水”的育人观。“教育应如水(H2O)滋润学生,这才是有氧教育。‘O’即‘open’,开启学生的智慧。所谓有效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用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这就是智慧的获得。第一个‘H’,取‘涵’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教育要涵养学生的德性,如水含氧,培养学生自律与合作精神,发展向善的品性,形成对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第二个‘H’,亦取‘涵’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教育还要涵养学生的情义,如水浸润,以‘礼仪’为表,以‘情理’为里,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与同情,壮大学生的助人之意与爱人之心。”我们代表团的老师们重点就德育团队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礼仪教育以及社团建设等方面与温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待到依依不舍离开温州外国语学校时,老师们手中的笔记本、手机与摄影机中满满的都是收获。
结束上午紧凑的学习活动后,我们前往的是第三个探学点——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这所学校与前两所不同,它于08年从主城区迁址温州城郊地块。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郭副校长说,他在我们代表团来之前已经研究过胜蓝中学大气而个性化的网站,认为我们两所学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不无自豪地侃侃而谈,伴同我们沿着青石小径,走过生态园中的君子廊,行经笃学楼和尚行楼,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代表温二实人文校园铭牌的走廊文化。呈现各教研组和学科教师风采的“园丁走廊”;由太阳系九大行星点缀,未来感十足的“科技走廊”;取材自学生美术作业和劳技作业的“艺术走廊”——漫步在这三条精心设计的走廊中,我们老师手中的摄影器材真正是应接不暇。
更让不少老师激动的是温二实的那位从英语教师“华丽转身”为劳技老师的“转型达人”。在劳技教室迎接我们的除了这位校长口中素有有“巧手老师”之称的汪琳老师外,还有孩子们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瓷壶、塑料瓶人偶、纽扣粘贴画……充分显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动手能力。我们惊叹汪老师和学生的创意,惊叹汪老师一人撑起一个课程,带动一个团队的厉害。温二实那位不曾谋面的科学老师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只因为他一手打造的那片屋顶农场。
充实的时光总是异常短暂,一天三所学校的学习交流之后,老师们又要踏上归杭的旅程了。天气虽已入冬,老师们的心却是火热的。 坐在归途的高铁上,路过温州著名景点雁荡山,虽未能一览其美景, 却好像已经感受到这份收获的快乐了。
满怀一腔教育梦,让我们一路前行!